任何职业,从小白到大神的升级之路,个人风格越发浓郁的同时,专业特质也会逐渐突出和清晰。
如果说个人风格是特性,不可控的话;专业特质则是这个职业的共性,需要从业者主观意识上的培养。估价师,亦不例外。
随着市场的发展,估价师在项目中的价值越发突出。尤其是高阶估价师,无论是项目的投标竞标、风险成本控制还是中标后毛利的提升,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
那一名专业的高阶估价师,究竟具有哪些典型的意识呢?
本期文章,将为您揭晓以上的答案。
温馨提醒
如果您想要对估价师进行整体的了解,建议您先观看“估价工作全方位介绍”;然后再看本篇内容,效果会更好哦!
一
高阶估价师之“项目阶段意识”
作为一名估价师,首先要有清晰的项目阶段意识:根据项目所处的阶段,配合做相应精度的预算,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客户申报项目立项或项目前期评估的阶段,我们一般根据以往项目的经验数据做参考,给出概算价格或者平米造价就可以。
设计阶段,配合设计部给客户报预算的项目,一般也都给比较粗的项目预算清单就可以了。
投标阶段,不论是统包项目或者是纯施工的项目,这时候一定要给详细的报价单,纯施工项目的报价精度比统包项目的报价精度要高。
注意:尽量不要过早给客户详细的报价,因为客户较早拿到了详细报价,如有时间会多做比价,或者砍价,对乙方不利。
二
高阶估价师之“竞标策略意识”
项目投标一定要有竞标策略,如何从估价师的角度去考虑统包项目和纯施工项目的投标竞标策略呢?
对于统包项目,乙方应根据业主和管理公司关注的不同重点,采取对应不一样的投标策略。
第一种业主:非常在意价格。乙方的对策是在满足业主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价格越低越好。另外要考虑是不是老客户,如果不是老客户,而且竞争对手也不是同档次的公司,建议就不要投了,因为这会是个低价中标吃力不讨好的项目,公司不应参与;但如果是老客户,竞争对手也是同档次的公司,建议可投但要想办法,需要额外的努力做价值分析(Value Engineering)降低价格,才有可能中标。
价值分析,是指乙方在甲方原设计基础上,提出优化设计,材料替换或是工法替换,可以明显的降低成本,但是在质量上也能够达到同级或者是更佳的状况。简单的来讲,也就是提升CP值(性能价格比)。
第二种业主:讲究形象,以设计为第一优先,但也在乎价格。投标策略是设计一定要好,而后取得业主的信任、欣赏,单价总价一定要合理。
第三种业主:综合评标,设计创意和施工价格都很看重。策略是设计和工程技术标都要赢得业主的认可,价格上掌控总价,取得可以跟业主谈判的地位,争取好的毛利。
第四种业主:以设计为主,价格可以谈。策略是一定先要争取设计的突出,再配以工程技术标不落后,赢得业主的认可,而后通过谈价争取高的毛利。
纯施工项目,又有哪些策略应对呢?戳此查看答案~
三
高阶估价师之“风险意识”
估价师想要在投标阶段做出精准的预算,对于风险成本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投标阶段主要的风险,包括哪些呢?
✔ 价值分析中替换材料的风险;
✔ 投标阶段与招标单位指令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 投标时不可预知的一些风险。比如:与土建配合的项目,投标时土建尚未完工,造成的可能实际完工现场与投标预想的有差异;
✔ 估价算量准确度的偏差。比如:算量出错或者是读图准确性的偏差;
✔ 项目实施阶段与投标时预想差异的风险,投标时未确定的的风险,后来实际发生了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投标报价时估价师要根据风险项目的个数,可能的金额以及发生概率,综合考虑风险成本;另外,项目投标阶段也应尽可能规避风险,给项目后续的施工提供一些便利,不要把风险都放到后面去解决。
项目中标后,估价师需要做哪些风险控制呢?
首先,项目中标后交底会应尽早开,让实施人员清楚项目以后的方向;其次,开工检讨会要在开工前进行;再次,投标时未落实的风险需要继续跟进,有风险的项目逐一分析、落实解决,不要都留给项目实施人员,以免造成大的风险。
注意:统包项目中标后控制风险的两个要点:
一是设计方案调整之后要送出去的平面图、效果图、材料板等需先经估价师核查;
二是施工图完成交给业主之前,估价师一定要核查,审核重点在确认是否符合当初报价的条件。只有经过估价师同意的文件才可以发给业主。
写在最后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题目中写了5个意识,但是正文中我们只提到了三个。剩下的两个意识,是什么呢?
欢迎各位小伙伴踊跃发言,写出您心中的答案~
最后,向大家推荐张朋杰老师的“高阶估价师必备的职场技能”课程。您上面的疑问,在这里都能够找到答案哦!
张朋杰老师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学士,一级注册建造师。先后从事预算、采购、项目管理等工作,18年装饰行业从业经验,10年预算经验,带领估价团队成功完成了多个超过5000万项目。曾参与的项目有甲骨文北京研发中心 ,微软研发中心/微软总部/希格玛大厦, 北京诺西研发中心等 。